專題對話 不懈合作,創造未來
山中 伸彌 × 柳井 正
AN AGE OF OPPORTUNITY
Text:松家仁之 Photo:KEI KONDO
在COVID-19疫情之下,
科學界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得主山中伸彌教授,
在日本京都大學與美國加州的格拉德斯通研究所分別設立了研究基地,
並一直來往於兩地之間。
即使因疫情發生,往返多受限制,
但他始終密切關注著科學前沿陸續發生以及未來可能將發生的事,
持續不斷地進行著獨創性的研究。
下述為山中伸彌教授與迅銷集團董事長、總裁兼CEO柳井正之間的對話摘要內容。
這些談話共歷時兩個小時,分別進行於山中伸彌教授返回日本後的隔離期間,
以及之後在東京的面對面會談。
柳井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作為科學家,您一直在積極地傳播疫情相關資訊。
山中謝謝。我在研究iPS細胞的同時,腦海一直縈繞著一個問題,即科學能為社會做出什麼樣的貢獻。新冠疫情給全世界帶來如此大的影響,不僅我個人,幾乎所有的科學家都始料未及。面對這樣的局勢,作為科學家,我不斷反思。自此,我認為自己需要跨越自身的專業領域,持續不斷地向大眾傳播相關資訊。
柳井對於企業來說,資訊傳播也是至關重要。由於新冠疫情爆發,國界封閉,家庭及個人陷入孤立,一切仿佛被按下了停止的按鈕。一旦行動受到限制,人就會思考必須做什麼以及如何傳播資訊。我深深地感受到,在這個全球化、世界相連的時代,一旦全球之間的連接斷裂,後果不堪設想。總而言之,全球疫情引發了兩種危機。
山中即使封鎖國境能夠控制疫情,但卻無法維繫社會以及經濟活動的運行,難以實現兩者的平衡。
柳井除了科學家以外,政治家與經濟學家也難以預測疫情之下的未來。我認為,在緊急狀態下,重要的不是只是封鎖,還必須開拓思維尋求打開局面的方法。要集全球的卓越智慧,並將其成果在世界各地普遍傳播。否則,就如同失去了血液供養的細胞一樣,生命將無法繼續前行。
本篇對話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是於2021年10月12日透過網路連線進行。第二次是於同年10月19日在迅銷集團位於東京的有明總部進行。
山中這次科學界之間的互動十分活躍。原本科學界追求突破的驅動力在於彼此激烈的競爭,但這次在一開始,許多人就認識到與其競爭,更應該採取全球協作。新冠疫情下,不僅是病毒研究人員,許多跨專業的學者紛紛各施所長,對因應疫情作出貢獻。這一點在美國尤為明顯,讓我再次感受到它為何成為全球研究創新的引領者。不過,我也看到了美國的兩個極端情況 —— 在將研究成果與現實結合方面,美國站在了前沿。同時,美國又面臨著新冠感染人數與死亡人數為世界最多這一嚴峻的現實。
柳井回日本需要進行醫學隔離,使得跨國商旅異常辛苦,而山中先生還是頻繁地往返日本和美國。
山中頻繁往返於日美兩國,是因為我的研究基地分處京都與舊金山兩個地方。之所以我能忍受這個過程,是因為我對我的研究課題充滿了熱情和幹勁。因為有些工作無法透過網路或遠端操作精準地傳達。
柳井您是否也覺得,就在全球間連接分隔斷裂時,才瞭解到這些無法透過互聯網實現的事情,正是人們不可或缺的東西?正因為如此,我們應該密切關注疫情發展情況,盡可能合理機動地調整檢查及隔離等機制,否則,這些透過直接交流所產生的活力恐將不斷消失。
山中我感覺2020年是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下上場與新冠病毒對抗。不過,現在情況已有所不同。漸漸地,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形成了習慣,並有疫苗這一鎧甲保護,即使萬一被感染,也有較好的治療方法。但是,也許還會出現感染力更強的變異病毒。因此不論疫情擴大的浪潮是否退去,做好周密的應對準備,這才是最重要的。
柳井我認為,當社會及經濟開始重新運轉的時候,我們更應該認真關注整個世界的狀況,而不是只為自己國家的復甦感到高興。要考慮為仍處於嚴峻狀況中的國家與地區提供支援,不這樣的話,整個世界將難以實現共存共榮。我更認為,以為一個國家或地區能獨自復甦的想法,不過是幻想而已。正如這次新冠疫情所證實,整個世界的任何角落都是相連的,這已是很明顯的事實。
AN AGE OF OPPORTUNITY
LifeWear: A New Industry
Giving Back to the World
Humanity + Technology
Generation Next, Finding a Way
Worker Wellbeing as a Priority
Ten Years with Refugees
Clothes for everyday life
Work to overcome the COVID-19
Unlocking The Power of Clothing
哆啦A夢 永續發展模式 ⓒFujiko-Pro
Corporate Governance
FAST RETAILING WAY
Sustainability Report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