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的力量 / UNIQLO 永續發展

個人以及民間的力量推動國家的行動

柳井還想強調的一點是個人以及民間的力量。他們在抗疫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日本的疫苗接種之所以能夠加速,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民營企業接手承擔進行接種手續所致。
山中是啊。這一加速甚至使疫苗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要在疫情容易惡化的秋冬到來之前普及疫苗的接種,必須一天完成100萬人次的接種,否則來不及,這個數字任何人都能計算的出來。我提出了這一數字作為努力的目標。政府也提出了一天百萬人次的接種目標,為此設置了大規模的場地,並允許在企業內進行疫苗接種。疫苗由國家提供,接種工作和物流則委託由地方政府和民間機構進行。同時,在實施的過程中持續改革接種流程,雙方的共同努力結出了碩果。如果由國家決定一切,毫無執行彈性的話,那麼,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完成一天100萬人次接種的目標。
柳井當我們必須在短時間之內獲得成果時,如果以「一致性」或「有無先例」進行判斷的話,原本能做成的事也會做不成了。對個人的想法或建議加以制止,集團或社會也許會犯較少的錯誤,但也難有新的成果,意味著他們沒有未來。是否有能讓個人及民間機構自由發揮想法的環境,關係到國家的未來。
山中我認為科學也呈現出史無前例的發展。過去,在一年內完成疫苗的研發、生產並開始接種等是不可能的。能在短時間完成這一切,其背後有著歐美的新創公司的持續努力。過去十年他們不斷對mRNA技術進行臨床實驗,因此已經掌握了嫺熟的mRNA技術,縱使實驗不斷遇挫,但他們永不言棄。我覺得,反觀在日本,如果新創企業反覆失敗,幾乎沒有投資者會繼續投資了。
柳井投資者必須看清新創企業是純粹為了賺錢,還是有志於從長遠的角度為世界作出貢獻,如救治疾病、研發減碳技術等。而從企業角度來看,明確自己的目的與計畫,並能將其藍圖與願景清晰地傳達給投資者,這是很重要的。
山中您所說很對。當然,投資原本的目的就是期待盈利。但近年來,人們對投資的態度正在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並不追求短期成果,而是希望將來能為社會帶來巨大的回報,造福包括其子孫在內的未來世代。
柳井這也取決於是否對地球環境抱有危機感。如今,日本仍存在「大的責任應該由國家來承擔」的刻板思維。個人及民間機構在面臨這種危機感時如果不思考自己所能做的事,那就什麼也改變不了。同時,政府太過於要求對研究或學術要短期見成果。即使研究五年十年,基礎科學研究也不一定會有成果。一個科學界的重大發現,往往需要經年累月反復的試驗或失敗。因此,單年度結算或預算至上的政策也可能引發問題。
山中研究經費的週期一般從一年到五年不等。若擔任相關教職也有任期制,大多年輕的研究教職人員只獲得五年任期。短任期使得科學研究變得困難,因為往往需要持續研究、盯著顯微鏡觀察個10年以上,才能發現其他研究人員沒有注意到的方面。例如大隅良典教授先(以對細胞自噬機制的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所從事的研究正是如此。25年前的大學教員的工資雖然不高,但也夠維持生計,所以他們不需擔心溫飽問題而專心研究。25年前日本的大學基礎研究曾在全世界排名第三或第四位,然而現在不斷下降。教育,在日本被稱為「國家百年大計」。我們需從現在開始,思考教育的本質。
柳井在美國的大學裡,教職員如果獲得終身任職職位,就沒有明確的退休年齡。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真鍋淑郎教授已經90歲,但仍然是普林斯頓大學現職的首席研究員。這與其說是其得到終身任職制度的保護,倒不如說是因為其研究的內容與成就獲得的評價。
山中在美國,終身聘用的決定,是不問研究人員年齡的,甚至是不能問的。不過,獲得終身聘用後,即使是過去曾獲得過諾貝爾獎的研究人員,如果長期不能交出顯著的成果,薪金會下降,研究室也會越來越小。我所開展研究的格拉德斯通研究所,是以房地產大亨格拉德斯通的遺產為基礎運營的。研究所透過投資來管理及提高遺產價值,同時,也接受國家撥發的研究經費和募集捐款,因此擁有多重資金來源。日本國立大學最大的經濟資助是國家提供的運營經費。福澤諭吉(日本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在明治維新後不久說過一段話,主要意思是「離開經濟獨立,談何學術獨立」。而今,要使研究能持續發展,研究人員自身必須努力去尋找資金支援。

個人以及民間的力量推動國家的行動

研究的未來和下一代的未來

柳井真鍋教授是因地球物理學和氣象學的研究而於1950年代移居美國的吧。在那裡,他開始能夠使用最新的IBM電腦開展研究。聽說當時電腦的能力以及研究人員的薪金都是日本的20倍以上。氣象,是由多種複雜的要素與條件相互影響而產生的,因此,僅憑人的頭腦是遠遠無法追隨其軌跡。即便構想是出自真鍋教授,但是在半個多世紀之前就已經開始使用電腦持續進行研究,這應該是他成功的一個很大因素。
山中是這樣的。僅在生物學的領域,就有越來越多方面涉及到如何對大數據進行即時分析與應用的問題。以往的生物學研究者也有從中途開始使用電腦進行研究的,但結果總是不太順利。但反之具有電腦使用能力的人開始研究生物學,並透過電腦解析而獲得成果的事例卻越來越多。
柳井生物科技也不可缺少電腦。為了使用大數據,研究者們更需要與跨國研究機構合作,而非單打獨鬥。
山中人類基因的解讀當然也不能沒有電腦。例如要想透過基因的解析來闡釋為何人的身高會有不同,僅查驗1000個人的基因是看不到結果的,有時須收集10萬人或100萬人的樣本進行研究,才能找到決定身高的基因。僅靠在日本國內是無法找到這麼多的研究對象。我所在領域的醫學及生物學也須與數學、物理及電腦的研究者們一起開展研究。

研究的未來和下一代的未來

柳井正因為如此,我們必須思考人類有什麼能力是不會輸給電腦的。我認為文科、人文科學將會變得重要。真善美以及作為人類基本能力的良知、愛等,最終將如何與科學相結合呢?如果不能相互結合,想來電腦就很有可能會控制人類世界。在永續發展方面,我認為,人普遍具有的良知將會成為原動力。我們在為東京2020奧運會與殘奧會的瑞典代表團提供運動員制服時,瑞典奧會對提供制服的企業有三個要求,那就是「品質」、「創新性」及「永續性」。原料與技術是顯而易見的,至於「永續性」,我感到他們關注的是企業的態度。我們一直為顧客提供基本款服飾,人們穿了一季後,明年或後年還能繼續穿用。他們似乎因此對我們的企業態度給予了好評。我們不想生產會被輕易扔棄的產品,我認為這是一個不用電腦也能明白的真理。
山中治療性藥物也以品質為首要條件,同時必須是跨時代的創新產品,第三是要「負擔得起」。也就是說,如果不是任何人都能用得起的價格,就不能說是成功。找到治療方法及藥物的問世,並不是終點。如您所說,探索醫藥科學時須時刻銘記初衷良知。
柳井「負擔得起」是我們的原則。「MADE FOR ALL」,為所有人製作的服裝——就要是人們能夠負擔得起的,而且可以持續穿著的。對於我們來說,所謂永續,就是不會增加對自然環境、社會以及勞動者的負擔,並能長久穿著的服裝。「MADE FOR ALL」中的「ALL」,當然包括著永續性。我認為只有這才是我們的未來,前方任重道遠。
山中對於現在的年輕人或頭腦靈活的人來說,沒有比這個時代更充滿機會的了。毫無疑問,未來尚不明朗,且今後會不斷發生變化。但如果一直安於現狀,不做出變革,機會永遠不會降臨。
柳井一直沿用固定的思維是不行的。自己的未來只能自己創造。光是等待,則無法開拓光明的未來。我們將全力以赴,直到顧客能實際感受到「LifeWear」”即代表著「永續」。我相信,這就是我們的未來。

山中 伸彌

山中 伸彌 Shinya Yamanaka

成功地從皮膚細胞中誘導出iPS細胞,並因此而獲得2012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作為新研究領域的開拓者,獲得過日本國內外的多項科學獎。在致力於iPS細胞的醫療應用的同時,潛心基礎研究。現任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所長、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基金會理事長,並任職於美國的格拉德斯通研究所。時常來往日美兩地開展研究活動。自2020年3月15日起開始發佈有關新型冠狀病毒資訊。(202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