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者感受

车坪

车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

另一扇门,另一种视野
或许有的时候,渴望的世界就在一扇门后,虚掩着,是机缘,也是努力的原因。

或许任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想到,在填完那张表格的一年后,我们会在东京港的夜幕下,把酒言欢,诉说一年以来的收获。那时的一张表格,就像一张船票,把我们这群人渡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梦想的影子,有知音的默契,有精英的指导,有优衣库的支持,有中日友好的祈愿。

就像是一扇门,门后是一个让那时的我们难于企及的机会。这不是我们正常的生活轨迹中的理所应当,而是另外一种选择。只是要推开这扇门,却不是随随便便填个表格就有。我想,最初的两个一千多字,吓到了一众英雄好汉。这扇门不好推,不是三言两语,不是就业履历,要见解,要定位,要耐心。我们走到了一起,真的不是偶然,一群能够认认真真写完那张表格的人,我想,都不是随随便便的人,正是这个原因,我对这个活动充满了渴望。一个什么样的公司会用这样的方式了解奖学金申请者,一群什么样的人会用心去了解一个可能还没有听说过的陌生企业。走出二维纸面上的了解,李sang的面试让我对优衣库有了立体的感受。其实,最初的时候,我也在想,一个企业,这么用心来赞助一个奖学金项目,而且又不仅仅是把奖学金发放下去就万事大吉,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一年的三次活动,我想,已经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最好的答案。

上海之行,我因为去宁夏做支教调查而迟到,到达上海的那天,是大家做店铺调查的日子。走遍了南京路上大店小店,第一次以不是逛街买衣服为目的,看店面装饰,看服务态度,看衣服品类,看各种对顾客心理的揣摩。不像之前在北京逛优衣库店铺那样随意,这次是对不同店铺和不同风格做比较,这才第一次直面了解到,优衣库的亲民理念,承担的社会责任,对顾客的全心全意,最重要的,优衣库想要成为NO.1的决心。那次,和潘总的交流很有收获,但我明白,一个个成功的人在你眼前,即便你拥有和他们同样的特质,也不一定就能见到成功的真面目,但起码,能走出一番自己的路,那时候的我想,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吧。

冬天,在北京,我没有缺席任何一个时间的活动

优衣库为我们安排了店铺体验,大家一起努力,叠衣服,给模特换装,比赛~那是我们所有人都没有经历过的,不是像自己想的那样,坐在办公室,或者什么烂俗的高级会议室,开着什么似是而非的会议,谈着什么有的没的的生意。真真切切,就是做一个小店员的工作。什么工作都不容易,我们将来不论做什么,也都没有什么权利去看不起别的任何职业。所有的职业,有付出,才有回报。不同的,只是大家工作的方式,或者脑力,或者体力,总归,一个,意志力!特别喜欢那次的活动,因为把大家捏合到一起的最好方式,真的就是一起为一个目标努力。那之后,我想,我在把大家当做朋友的路上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开心。然后一起去吃香锅,那次的饭桌上,没有什么客套,就是一点点聊,从政治经济历史,到电视电影八卦。天南海北,仿佛张口闭口间,随时可见。我们真的有好多的共同点,有梦想,仅仅是最基本的吧。大家无一不是自己领域的精英,见识颇丰,谈吐不凡,让我有种志同道合的感觉。有幸如此,当浮一大白!

最后一天,北大之行。我生命中第一次站在冰面上,有怕摔的心情,却没有恐慌,因为你们在啊,有人会在我摔倒的时候扶我一把,以我现在写日志的性情的想来,有点想哭。跌倒的时候扶一把,越长大越觉得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北京之行的最后一顿饭,很不巧,我牙痛。因为要办理意大利签证和国内交换的相关事宜,上了不少火,导致智齿开始压迫神经,疼得不行。那有可能成为和你们最后一餐的聚会,吃得无比艰难。我那个时候想,东京之行我是一定没戏了,远在万里之外,或许这就是和你们的最后一次相聚。以后,天南海北,各自为生,想想曾经还有这么一批谈得来的朋友,就已经很开心了。或许,老天觉得,我们不应该就这么告别。

四月底,当我接到那封邮件的时候 ,我想,恐怕就要错失这个机会了。我还是问了问英姿姐,得到的并不是肯定的答案。我不知道自己的这趟行程,到底会以什么样子开始,又怎样结束。或许,连开始的权利都没有。实在太复杂,所有的所有,或许又像当初来意大利,自己做。现在很相信一句话,只要开始,就成功了一半。一天天天联系,一天天天努力,各种机票查询,各种和英姿姐商讨行程,各种签证准备,各种电话咨询......不知不觉,半个月过去了,当我得到确定的许可,收到优衣库的各种材料的时候,我想,成不成,就在自己努不努力了。我庆幸,我选择了努力,才有了之后见到你们的种种收获与感动。

5月20日,我一个人,踏上了前往东京的路途。

第一次走上岛国,脑袋里想的是各种各样对日本的评价。日本人和我们想的不一样,一下飞机就感受到了。一个国家,身处亚洲这样一个似乎被文明磨得太过圆滑的地域,却能有着那样的社会,不是偶然,必定有着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岛国不比欧洲,地广人稀,也不比天朝,地广人更稠。但岛国确实人多而不乱,不吵不闹。东京的地下鉄虽然复杂,但是很有条理。我在米兰见到的地下交通是东京的N分之一的规模,却真的好几次看不懂。在东京,我不论去哪里,都能在五分钟内找到合适的路,日本的城市服务,中国差得不是一点点。至于人民素质,我们也有待提高。

在东京看到久违的同学们,特别开心。有种他乡遇故知的兴奋。而最激动的,莫过见到了柳井正先生。那种内敛的气质,随和的性格,我深为感佩。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刻钟,但是,让我有种见到大师的感觉。说实话,柳井先生的话,我只是记住了两个词,和平和敢为。我们还年轻,有这样的机会,得到指导,得到启示,受益终身。包括David的讲演,虽然我们有很多疑问,可是,无疑是有收获的,再有后来和各位经营层的看似走马观花的交流,这些收获都不是我现在总结的出来的。将来的某一天,在工作中,在生活中,似曾相识的感觉,那个时候,我才算真正领悟了吧。

24日,见了程永华大使,也让我激动不已。当我在大使馆见到飘扬的五星红旗的时候的时候,瞬时觉得,这一定是我过去短暂的二十年经历的最美丽的红色!那种在外边待到三个月以上,开始对出国开始怀疑的人,在异国他乡,看到自己的国旗,那种激动,足以让我心神激荡。大使的话,更让我有了很多思考,我们这么年轻,未来有很多决定要我们这代人来做。中日之间,一衣带水,文化同根同源,要是能够兄弟齐心,想必,其利断金!

这次的东京之行,也让我们对中日交流协会有了更多了解。林秘书长很喜欢和我们交谈,我也很庆幸自己在年轻的时候能够得到这么多人的指导。你们的世界观比我们成熟,经历比我们丰富。林先生和徐老师在东京的照顾,让我们无比感谢。

优衣库给我们的收获和感动,不是一点点,是很多很多点,很多很多种。对在我们这三次行程中给我们帮助的优衣库员工、给我们指点的各种前辈们,我不想虚伪地说谢谢。我会怀着一份心情,做些事情,来说明,今天你们的付出看得到成果,我们一定会成长的。

最后,想说一声,散场不散人。不论是和优衣库、中日交流协会,还是和潘宁先生、李san等等在活动中帮助过我们的,抑或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们,我都会怀着特殊的感情,去激励自己,做得更好!

期待,五年之后,我们再见!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