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迅銷集團永續年報 / 幫助難民獲得嶄新人生

服裝的力量 / UNIQLO 永續發展

幫助難民獲得嶄新人生

迅銷集團是聯合國難民署(UNHCR)的全球合作夥伴。難民並非與你我毫無相關,同時也並非與你我不一樣。這裡介紹三位被迫離鄉背井的難民。他們用自己在新地方開創新生活的經歷告訴我們,要堅強地生活下去,夢想與教育至關重要。

文稿:Ryo Shinkawa 圖片:©UNHCR/Andrew McConnell、©UNHCR/Dominic Nahr

瑪雅·加札爾 (Maya Ghazal)

瑪雅·加札爾 (Maya Ghazal)

在孩童時代,我與所有人一樣,心懷夢想與希望。在敘利亞過著普通的生活,偶而也會與家人一起去旅行。但是,這一切因衝突而徹底改變。我成了難民來到英國,並開始了新的人生。雖然為終於能回歸普通生活感到非常激動,然而,等待著我的卻是被貼上了「難民」標籤的現實。很多人往往只要聽到「難民」這個詞,就會聯想到是沒有教養的、有缺陷的、貧窮的、悲慘的人。但是,成為難民並不代表就失去了基本的人權。難民也能透過接受教育、刻苦努力而獲得成功。我在英國的大學裡學習航空工程學,並成為第一個取得飛行員資格的敘利亞女性難民,從而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我作為難民所經歷的一切,也有可能發生在世界上任何一個人的身上。正因為如此,我認為我們要改變對難民的固有觀念。為此,我在聯合國難民署擔任「High Profile Supporter」(知名支持者),向世界介紹難民們面對苦難的姿態以及他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進而告訴人們,我們難民是與任何人沒有區別的。今後,我將為解決難民所面臨的各種問題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蓋爾·杜安尼 (Ger Duany)

蓋爾·杜安尼 (Ger Duany)

「前難民、演員、模特兒、作家、活動家」。我有著各種各樣的生活經歷,因此如今有著很多頭銜。為了生存,我曾輾轉于出身國蘇丹、衣索比亞、肯亞等國家的難民營,最後逃到了美國。之後,出演過以難民為主題的電影,做過模特兒,還寫過有關難民生活的書。現在,為了幫助難民而參加了聯合國難民署的活動。孩童時代,為逃離衝突紛爭而來到難民營,與家人離別。那時,沒有穿的衣服,沒有學習用的鉛筆與筆記本,無數個夜晚是餓著肚子度過的。在那樣的經歷中,我學習如何生存,並瞭解了苦難中的人們的狀況,同時也理解了教育對於難民未來的重要性。現在我特別關注的是兒童的教育問題。我最大的願望及夢想就是,為把難民營脫胎換骨成為一個有功能性的地方出一份力,從而讓難民也能獲得各種各樣的機會。因為我一直在心中描繪著一幅人生藍圖,有朝一日我將返回南蘇丹的阿庫卜,為我的家鄉的振興做出貢獻。

Ger Duany
蘭姆·曼(Lam Mang)

蘭姆·曼(Lam Mang)

我之所以有今天,是因為一直有人在背後支持著我,讓我能夠接受教育。我的父母很注重教育,他們對我說:「我們沒有什麼財產留給你,但是,為了教給你生存所必須的知識與智慧,我們要讓你接受教育。」我就在父母的這種思想下長大。1996年,為逃離祖國緬甸的鎮壓,隻身一人來到日本。最初不懂日語,但我努力地學習,透過了聯合國難民署的「難民高等教育專案(RHEP)」的考試,從關西學院畢業。現在,我在日本從事口譯的工作。母親在來日本期間患病,公益財團法人亞洲福祉教育財團的難民事業本部幫助我母親延長在日本的簽證,使她能夠在日本接受治療。這件事讓我決定我也要為同樣境遇中的人們提供幫助。於是,我開始在亞洲福祉教育財團擔任口譯兼難民的顧問。對於日本人來說是很理所當然的文化與環境,但對於難民來說卻是陌生且難以理解的。在這樣的場合,我就要注意使雙方的溝通能夠清晰易懂。例如在隨同去醫院或市政府機構時,不僅是語言的傳譯,還必須透過觀察對方的眼神,來確認對方是否真正理解,由此為雙方的溝通提供幫助。我希望自己今後能加深對難民的支援和理解,並為此而在日本努力工作。同時我心中也始終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有朝一日為祖國做出貢獻。

Lam Mang

迅銷集團與聯合國難民署的合作

迅銷集團作為聯合國難民署的全球合作夥伴,為了更加全面地解決世界的難民及避難民問題,致力於對難民進行衣物援助、自立援助以及雇用和緊急援助。我們走訪世界各地的難民營,進行衣物需求調查以及衣物分發,並在世界各地的UNIQLO(優衣庫)店鋪雇用了121名難民。本報告第17、27及35頁有相關的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