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ring Rivers,
Feeling MountainsNigel Peake in Kyoto
Nigel說自己幾乎每天都會選擇不同顏色的襪子,這一天他穿的是黃色和橙色。燈芯絨長褲是UNIQLO多年前的款式,他在家裡做園藝時經常穿。著裝上配色的品味,也反應出他多姿多彩的行事風格。
他用多彩的畫筆,充滿熱情地描摹一條條細緻的線。日常生活中偶然相遇、使其駐足的任何東西都可能會是他創作的主題。來自愛爾蘭的藝術家Nigel Peake通過繪畫釋放心靈,捕捉當下奧秘。
Nigel Peake
藝術家
1981年出生於北愛爾蘭。中學時代沉迷板球,大學在蘇格蘭的愛丁堡大學學習建築。如今以愛爾蘭和巴黎為據點,在世界各地展出素描和石版畫作品。他已出版有60多部作品集。本期品牌冊的封面即出自他手筆,描繪了他對京都的印像。
如何將日常中發現的點滴變成藝術?
繪畫的本質是用作觀看。有些人用拍照的方式代替畫,有些人則是用文字記錄下來。抓住某件東西的另一種方式是把它握在手裡,或是把它放在身邊,近距離地觀察。所謂「觀看」,是了解事物本質的一條路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看方式。愛爾蘭藝術家Nigel Peake 在日本逗留的兩個月裡,我們和他在京都共度了一天的時光。他把繪畫作為一種手段,從日常生活裡收集藝術、汲取靈感,並捕捉其本質。

「藝術是一個非常宏大的詞。如果你把它想得很大,它可能會是一種生活方式。如果你把它想得很小,那麼切蘋果也可以成為藝術。我喜歡蘋果,也喜歡切蘋果。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過程,我認為它是藝術表達的一種形式。但藝術是一切,同時也不是一切,因為切蘋果的『存在方式』並非對每個人來說都是藝術。我會對我所看到的美的景像按下快門。 我認為捕捉這樣的瞬間很重要。
就在不久前,我在路上發現了一個被雨淋濕的電器製造商的老招牌,為了不錯過這一瞬間,我當即拿起了相機。盡管我沒有傘,還帶著行李箱。最後我的行李箱在雨中滾倒了。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這很重要。我停下腳步是因為眼前的景像觸動了我。我並不認為自己需要去追逐或探求。我只是讓自己感覺它的存在,並將它表達出來而已。在鐮倉,也就是我逗留在京都之前去的地方,看著那些海上的衝浪者,我甚至有一種被催眠的感覺。對我來說,觀察這個星球上的人如何工作是件很有趣的事兒,也很吸引人。在過去的三年裡,我沒有去過書店、唱片店或是博物館,我只是每天走在同一條街上,但我還是能每天都發現一些新東西。它可能是一個影子,也可能是一棵樹。當我看著這些樹時,我想起了Ellsworth Kelly,一位我非常喜歡的畫家。我實際上沒有真的看過他的具體作品,但通過眼前的場景,我看到了他將現實轉化為藝術的方式。」


每月25日在北野天滿宮舉行的天神市集(古董市集),和這座神社的暱稱一樣,也被稱為「天神桑」。Nigel正在舊織物、舊器皿和各種裝置小玩意兒之間翻找。最後從滋賀來的古董店Kobutsu Itaru挑了一個小瓷杯。



YAMADA MPD ART CLUB
山田尚人和千亞紀這對年輕夫婦被京都的陶藝家河井寬次郎的作品所吸引,又受到柳宗悅倡導的民藝運動理念的影響,於2021年開設了自己的器物店,展售以河井寬次郎、濱田莊司、島岡達三和船木研兒等人為主的、厚重又不失當代性的作品。
22 Fujiki-cho, Teramachidori Takeyamachi Agaru, Nakagyo-ku, Kyoto, Japan
OPEN Thursday-Monday 11:30-18:00
從家鄉愛爾蘭淳樸自然的鄉村風光,到紐約這座大都市高度工業化的人造風景,Nigel 的作品強調了自然和城市的相互作用。他說他喜歡京都,因為從這座城市可以遠眺群山,山脈與城市彼此勾連,融合成一體。
在京都,無論步行還是騎車,你都能感受到溪水在橋下流淌,而群山就在近旁。山地和庭園就像一幅畫,留下美麗的餘韻。和在任何城市一樣,我偏愛步行,在緩慢地移動中觀察事物。我也喜歡騎自行車,它給我一個比平時更高的視角。而當我乘坐出租車時,我會要求司機在我感興趣的每個地方停留,這可能給他造成了不少困擾。

Nigel在京都的花街。他一邊欣賞著從小巷盡頭探出的枝蔓和綠葉,一邊對污水渠蓋等吸引他的物品快速按下快門。一旦把素描本拿在手裡,他就立刻進入了自己的世界。
說起來,我最早是從八歲左右開始作畫的,小時候我常常畫各種山地,並寫下說明文字。從那時起我就一直愛畫幽靜的街道,也許我對它們的興趣至今未變。
除了繪畫,我還寫短篇小說。在日語中,Kaku 一詞既有「繪畫」的含義,也可以表示「書寫」。發音相同,但意思不同,它的發音很悅耳。來到日本之後,我喜歡上了Kaku 這個詞。對我來說,寫作也是繪畫。每次作畫或寫文章,都是一次新的行為,不會與之前重複,是只能在那一刻創造的東西。
有時我甚至認為,我只是為了留下回憶而創作。例如,我為這期雜誌封面所畫的京都,我非常喜歡中下部分的曲率角度。這是我對三週前那個弧度的記憶。但是人們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把我正在創作的作品的一部分剪切並重新連接起來。每天都做一點改動。那些我喜愛的作曲家也會對他們的樂譜進行剪切、重新粘貼和編輯。我把它們剪掉並刪除,因為我很重視留白。如何使用留白是一門藝術,而日本庭園確實是一個充滿留白的世界。
Nigel 有三個兄弟和一個姐姐,他排行老二,是唯一一個會畫畫的人。他的父親喜歡書籍,他的母親喜歡花卉。父母都很熱愛他們的花園。當Nigel 打電話回家時,他們中的一個通常都在院子裡忙碌。Nigel自己也建了一個小院子。
「我最近在海邊造了一個花園,實際上,這和繪畫很像。將花花草草排列成行播種,就像我在紙上勾勒線條一樣。雖然海邊的風很大,我依然很期待會長出什麼樣的花草和樹木來。除了繪畫和園藝,我還喜歡音樂。我對日本音樂很感興趣,經常在工作時聽1980 年代的環境音樂。它們讓我聯想到山川和自然風景。當我邊聽邊描繪山地時,會產生一種身臨其境感,仿佛人在山中。我會彈吉他,雖然技術不好。我很少看電視,但有時我喜歡用靜音模式看電影,只看字幕和畫面,然後彈吉他為其配樂。

我也經常使用日本的鋼筆和鉛筆,三菱和百樂牌鉛筆是我必備的工具之一。我總是畫一些我身邊的東西,因為這是我理解事物的方式。我該如何描述那些讓我駐足停留的事物呢?我認為,正因為我並未完全理解它們,才需要通過畫畫來思考。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我不理解的事物,我以自己的方式把它們表達出來,使它們成為我的藝術作品。我認為你必須對自己有深刻的了解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喜歡什麼,又對什麼感到不適,等等…才能達到這一點。不僅是對我而言,我認為這樣的自我發現是生活和繪畫中的一個重要元素,但如今我也意識到,這一切將注定是一個謎。」
我在客廳的顯眼位置掛了一幅Nigel 的作品,以每天提醒自己生命帶來的喜悅。藝術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作用,但如果它能通過陪伴給予我力量,這對我來說就足夠了。因此,當我遇到讓我停下腳步的東西時,我會毫不猶豫地想要把它帶回家。Nigel 描繪的世界離我們很近,也很廣闊。

Nigel的每幅畫都是從黑白輪廓開始的。在逐步上色的過程中,他會調整自己的觀感並裁掉不再喜歡的部分,貼上新紙。到了第四步,他進行了最後的修飾,其結果很像本期品牌冊的封面。最初的黑白線條已經在藝術家自身的感受力下染上了顏色。



Rokuyosha Basement Store
這家咖啡館仿佛自帶清新空氣,歡迎任何人進來小歇。店主Osamu Okuno修自1985年起就開始自己烘焙咖啡豆,並提供兩種類型的混合咖啡和來自不同國家的純咖啡。Nigel在此享用了一杯混合咖啡和一個自制冬甩。
41 Daikoku-cho, Kawaramachi Sanjo Kudaru,
Nakagyo-ku, Kyoto, Japan
OPEN Thursday-Tuesday 12:00-23:00
Over Shirt Jacket (Jersey)
Extra Fine Cotton Broadcloth Shirt
AIRism Cotton Oversized Crew Neck T-shirt (Uniqlo U)
Colorful 50 Socks (Orange)
Colorful 50 Socks (Yellow)
繪畫的本質是用作觀看。有些人用拍照的方式代替畫,有些人則是用文字記錄下來。抓住某件東西的另一種方式是把它握在手裡,或是把它放在身邊,近距離地觀察。所謂「觀看」,是了解事物本質的一條路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看方式。愛爾蘭藝術家Nigel Peake 在日本逗留的兩個月裡,我們和他在京都共度了一天的時光。他把繪畫作為一種手段,從日常生活裡收集藝術、汲取靈感,並捕捉其本質。
「藝術是一個非常宏大的詞。如果你把它想得很大,它可能會是一種生活方式。如果你把它想得很小,那麼切蘋果也可以成為藝術。我喜歡蘋果,也喜歡切蘋果。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過程,我認為它是藝術表達的一種形式。但藝術是一切,同時也不是一切,因為切蘋果的『存在方式』並非對每個人來說都是藝術。我會對我所看到的美的景像按下快門。
我認為捕捉這樣的瞬間很重要。就在不久前,我在路上發現了一個被雨淋濕的電器製造商的老招牌,為了不錯過這一瞬間,我當即拿起了相機。盡管我沒有傘,還帶著行李箱。最後我的行李箱在雨中滾倒了。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這很重要。我停下腳步是因為眼前的景像觸動了我。我並不認為自己需要去追逐或探求。我只是讓自己感覺它的存在,並將它表達出來而已。在鐮倉,也就是我逗留在京都之前去的地方,看著那些海上的衝浪者,我甚至有一種被催眠的感覺。對我來說,觀察這個星球上的人如何工作是件很有趣的事兒,也很吸引人。在過去的三年裡,我沒有去過書店、唱片店或是博物館,我只是每天走在同一條街上,但我還是能每天都發現一些新東西。它可能是一個影子,也可能是一棵樹。當我看著這些樹時,我想起了Ellsworth Kelly,一位我非常喜歡的畫家。我實際上沒有真的看過他的具體作品,但通過眼前的場景,我看到了他將現實轉化為藝術的方式。」



每月25日在北野天滿宮舉行的天神市集(古董市集),和這座神社的暱稱一樣,也被稱為「天神桑」。Nigel正在舊織物、舊器皿和各種裝置小玩意兒之間翻找。最後從滋賀來的古董店Kobutsu Itaru挑了一個小瓷杯。



YAMADA MPD ART CLUB
山田尚人和千亞紀這對年輕夫婦被京都的陶藝家河井寬次郎的作品所吸引,又受到柳宗悅倡導的民藝運動理念的影響,於2021年開設了自己的器物店,展售以河井寬次郎、濱田莊司、島岡達三和船木研兒等人為主的、厚重又不失當代性的作品。
22 Fujiki-cho, Teramachidori Takeyamachi Agaru, Nakagyo-ku, Kyoto, Japan
OPEN Thursday-Monday 11:30-18:00

Nigel在京都的花街。他一邊欣賞著從小巷盡頭探出的枝蔓和綠葉,一邊對污水渠蓋等吸引他的物品快速按下快門。一旦把素描本拿在手裡,他就立刻進入了自己的世界。
從家鄉愛爾蘭淳樸自然的鄉村風光,到紐約這座大都市高度工業化的人造風景,Nigel 的作品強調了自然和城市的相互作用。他說他喜歡京都,因為從這座城市可以遠眺群山,山脈與城市彼此勾連,融合成一體。
在京都,無論步行還是騎車,你都能感受到溪水在橋下流淌,而群山就在近旁。山地和庭園就像一幅畫,留下美麗的餘韻。和在任何城市一樣,我偏愛步行,在緩慢地移動中觀察事物。我也喜歡騎自行車,它給我一個比平時更高的視角。而當我乘坐出租車時,我會要求司機在我感興趣的每個地方停留,這可能給他造成了不少困擾。
說起來,我最早是從八歲左右開始作畫的,小時候我常常畫各種山地,並寫下說明文字。從那時起我就一直愛畫幽靜的街道,也許我對它們的興趣至今未變。除了繪畫,我還寫短篇小說。在日語中,Kaku 一詞既有「繪畫」的含義,也可以表示「書寫」。發音相同,但意思不同,它的發音很悅耳。來到日本之後,我喜歡上了Kaku 這個詞。對我來說,寫作也是繪畫。每次作畫或寫文章,都是一次新的行為,不會與之前重複,是只能在那一刻創造的東西。
有時我甚至認為,我只是為了留下回憶而創作。例如,我為這期雜誌封面所畫的京都,我非常喜歡中下部分的曲率角度。這是我對三週前那個弧度的記憶。但是人們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把我正在創作的作品的一部分剪切並重新連接起來。每天都做一點改動。那些我喜愛的作曲家也會對他們的樂譜進行剪切、重新粘貼和編輯。我把它們剪掉並刪除,因為我很重視留白。如何使用留白是一門藝術,而日本庭園確實是一個充滿留白的世界。

「我最近在海邊造了一個花園,實際上,這和繪畫很像。將花花草草排列成行播種,就像我在紙上勾勒線條一樣。雖然海邊的風很大,我依然很期待會長出什麼樣的花草和樹木來。除了繪畫和園藝,我還喜歡音樂。我對日本音樂很感興趣,經常在工作時聽1980 年代的環境音樂。它們讓我聯想到山川和自然風景。當我邊聽邊描繪山地時,會產生一種身臨其境感,仿佛人在山中。我會彈吉他,雖然技術不好。我很少看電視,但有時我喜歡用靜音模式看電影,只看字幕和畫面,然後彈吉他為其配樂。 我也經常使用日本的鋼筆和鉛筆,三菱和百樂牌鉛筆是我必備的工具之一。我總是畫一些我身邊的東西,因為這是我理解事物的方式。
我該如何描述那些讓我駐足停留的事物呢?我認為,正因為我並未完全理解它們,才需要通過畫畫來思考。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我不理解的事物,我以自己的方式把它們表達出來,使它們成為我的藝術作品。我認為你必須對自己有深刻的了解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喜歡什麼,又對什麼感到不適,等等…才能達到這一點。不僅是對我而言,我認為這樣的自我發現是生活和繪畫中的一個重要元素,但如今我也意識到,這一切將注定是一個謎。」
我在客廳的顯眼位置掛了一幅Nigel 的作品,以每天提醒自己生命帶來的喜悅。藝術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作用,但如果它能通過陪伴給予我力量,這對我來說就足夠了。因此,當我遇到讓我停下腳步的東西時,我會毫不猶豫地想要把它帶回家。Nigel 描繪的世界離我們很近,也很廣闊。


Nigel的每幅畫都是從黑白輪廓開始的。在逐步上色的過程中,他會調整自己的觀感並裁掉不再喜歡的部分,貼上新紙。到了第四步,他進行了最後的修飾,其結果很像本期品牌冊的封面。最初的黑白線條已經在藝術家自身的感受力下染上了顏色。


這家咖啡館仿佛自帶清新空氣,歡迎任何人進來小歇。店主Osamu Okuno修自1985年起就開始自己烘焙咖啡豆,並提供兩種類型的混合咖啡和來自不同國家的純咖啡。Nigel在此享用了一杯混合咖啡和一個自制冬甩。
41 Daikoku-cho, Kawaramachi Sanjo Kudaru,
Nakagyo-ku, Kyoto, Japan
OPEN Thursday-Tuesday 12:00-23:00
Over Shirt Jacket (Jersey) , Extra Fine Cotton Broadcloth Shirt , AIRism Cotton Oversized Crew Neck T-shirt (Uniqlo U) , Colorful 50 Socks (Orange) , Colorful 50 Socks (Yellow)



『IN THE CITY』
Nigel的作品集
《IN THE WILDS》
描繪了他的家鄉北
愛爾蘭的鄉村景緻,這本《In the City》作為其續集,
則是他在大城市所見所聞的視覺呈現。他坦言自己通
過作畫,將風景轉化為記憶保存下來。



『BLINKING』
Nigel的最新素描作品集 《blinking》 描繪了京都的五座庭園,每幅作品都附有與庭園的聲音有關的文字。他在這本作品集中呈現了一個由時間靜止的枯山水創造的留白世界,同時也是對日本文化的一種致敬。
- 1981
- 出生於北愛爾蘭唐郡。
- 1996
- 15歲,第一次被音樂吸引。
- 2005
- Graduated from architecture school in
Edinburgh, Scotland.
- 2005
- 人生第一個受委托項目來自Coldcut,由Ninja Tune Records發行。 Sound Mirror。
- 2007
- 第一部作品集 《Sheds》 由Analogue Books出版。
- 2011
- 描繪愛爾蘭鄉村生活的作品集《In the Wilds》由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出版。
- 2012
- 移居瑞士,在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教授建築學。
- 2013
- 在巴黎Colette 舉辦個人展覽 《In the Dark》。
- 2014
- 以明麗的色調描繪城市景觀的作品集《In the City》由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出版。
- 2017
- 在東京 舉辦石版畫作品展 「RETURN」。
- 2020
- 將生活和工作重心遷往愛爾蘭。在海邊建了一
個工作室,並開始了園藝生活。
- 2022
- 作品集 《blinking》發行, 描繪了京都的五座庭園。
Photography by Kazufumi ShimoyashikiEditing & Text by Tamio OgasawaraCoordination by Akemi KoyamaTranslation by Matt Schul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