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ycling Journey
羽絨服與DRY-EX的再生循環之旅
今年開始UNIQLO與日本東麗公司展開合作,進行羽絨回收活動,
與透過回收塑膠瓶再製成的布料,應用在DRY-EX系列商品。
為了永續發展的未來,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呢?
讓我們走進服裝再生循環之旅去一探究竟!
Keeping the Clothes We Make
from Ending up in Landfills
不讓製造出的服裝變成垃圾,是我們的責任。
from Ending up in Landfills
你有聽過「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嗎?
這是歐盟認可的一種全新經濟模式,它充分考慮到生產對環境的影響,倡導將資源循環利用,以減少垃圾和二氧化碳的排放。UNIQLO與時俱進,積極思考如何實現永續發展的未來,因此在這個秋季,我們將正式推出再生羽絨服。
一般再生羽絨服的做法是從廢棄的羽絨被中取出羽毛,再重新利用製成,但UNIQLO的作法則大不相同!我們回收自社生產的舊羽絨服, 取出內裏的羽絨並加工製作成全新的羽絨服。處理高達數萬件舊衣, 作業規模可不小,更稱得上是史無前例的嘗試。該計劃花費6年時間才得以實現,我們與一起合作研發特級極輕羽絨服先進材質的日本東麗公司,在2014年開始了再生羽絨的測試,最終於2017年底啟動此專案。
從日本各地的UINQLO店舖回收到的舊羽絨服被運輸到位於滋賀縣的東麗瀨田工廠。每個紙箱大約裝有25件衣物,無數紙箱堆積在巨大的倉庫中,其中大約8成是特級極輕羽絨服。這些衣服到達倉庫後,工作人員會逐一對口袋進行檢查,然後通過金屬探測器,再次確認其中是否含有異物。
在毫無前例可循之下,研發過程中困難重重,其中有兩個問題格外突出。首先,能否回收到如此多的舊羽絨服?UNIQLO於2006年就在全球展開了難民衣物捐助活動,因此在世界各地店舖都放置了衣物回收箱,如果能很好運用這套系統照理說會很順利,但是誰都無法確定我們能回收到足夠的舊衣物。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拋開商業考量,將風險視為對為未來的投資, 從去年9月開始,在UNIQLO日本各地的店舖中進行推廣,最終成績斐然:截止到2020年2月底,回收到的舊衣數量高達62萬件,來自日本各地的舊羽絨服持續地送到了我們手中。
東麗和UNIQLO一同專注於永續發展的未來
除了舊衣回收的難題之外,還必須跨越另外一座高牆:如何高效率地取出舊衣中的羽絨。與簡單易拆的羽絨被不同,特級輕型羽絨服的構造非常複雜,包括超薄尼龍布料、縫紉線、樹脂按釦、金屬拉鍊、服裝標籤等部分,就連包著羽絨的拼布拆起來也很麻煩。有人擔心這個過程只能手工拆解,這樣一來不僅效率低,還存在著「撕開面料時飛揚的羽絨很容易被吸入人體」的健康隱患,所以作業時必須要佩戴口罩和護目鏡等裝備,這樣的話工作環境會變得惡劣艱苦。困難當前,也只能從頭開始行動,於是從2018年開始,我們委託東麗公司設計研發相關的自動化加工設備,以便能更高效率地取出舊衣中的羽絨。
從日本各地的UINQLO店舖回收到的舊羽絨服被運輸到位於滋賀縣的東麗瀨田工廠。每個紙箱大約裝有25件衣物,無數紙箱堆積在巨大的倉庫中,其中大約8成是特級極輕羽絨服。這些衣服到達倉庫後,工作人員會逐一對口袋進行檢查,然後通過金屬探測器,再次確認其中是否含有異物。
兩年後,當收到設備通過最終測試並開始正式運行的消息後,我們參觀了位於滋賀縣的東麗瀨田工廠,在那裏羽絨回收設備正發出「喀擦喀擦」的機械聲。令人驚訝的是,整個過程僅有切割和攪拌兩道工序,流程極為簡單:安裝在傳送帶上的切割裝置將衣物切割為條狀, 然後在攪拌器中進行翻轉的同時,通過上下吹風的方式,將羽絨與其他物質進行分離。完成羽絨取出作業只用不到2分鐘的時間。看似簡單,細節處深藏奧妙,比如東麗在切割刀片的部位使用碳纖維,用來切割硬度相差懸殊的材料;找準最佳攪拌速度和空氣流速,只為在損耗最少的情況下,將羽絨完全分離出來——這些不太容易被發現的細節,處處彰顯了東麗多年以來所累積的高端技術實力。羽絨被分離出來之後進行壓縮,然後送到清洗工廠做潔淨工序,最後這些羽絨無論在重量上還是保暖的蓬鬆度方面都恢復到了原來的水準。接下來,它們將會被重新製作成服裝。
Uniqlo U系列的羽絨是首款採用這種回收羽絨材料製成的商品。當你穿上這樣一件羽絨服,想到這些羽絨曾經也在某件羽絨服溫暖過某人,是不是會有所感觸呢?從一件衣服到另外一件衣服,這一小小行動,得以讓現在的我們與美好的明日服裝相遇。
這款Uniqlo U系列再生羽絨服的最大亮點,是波浪形絎縫布料和袖口處的厚羅紋設計,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軍裝式外套。
男女通用款式;可選擇尺碼範圍:XS~ XXL;預計於今年秋季上市
U再生羽絨外套 NT$ 2,990 (Uniqlo U) (預計10月下旬販售)
女裝燈芯絨立領洋裝(長袖) NT$1,490 (Uniqlo U)
女裝輕便短靴 NT$1,290
Fumiko Aoyagi 青柳 文子
1987年出生於東京,模特兒兼演員。她在UNIQLO線上穿搭APP「StyleHint」中, 因獨具風格而被廣受歡迎。首次來到羽絨回收現場的她,整個參觀過程都興致勃勃,充滿好奇心。「我喜歡穿寬鬆Oversized的感覺比較安心。」她試穿新的再生羽絨外套時這麼說。
Recycling
Journey
今年,運動員們可以穿上由再生聚酯纖維製成的運動服,
在賽場上大顯身手了!
錦織圭身穿的這套服裝,
大約是由5個兩公升裝的回收塑膠瓶製成的。
LifeWear is Stepping Up its Game
with Recycled Plastic
回收塑膠瓶並再加工利用,這與LifeWear理念完美契合。
with Recycled Plastic
這一天總算到來了!2020年,UNIQLO全球品牌大使羅傑·費德勒(Roger Federer)、錦織圭、國枝慎吾和戈登·里德(Gordon Reid)穿上全新的DRY-EX運動服系列,其布料將升級為再生聚酯纖維材質。這種新布料全部取材自廢棄塑膠瓶,它的意義,不僅是對資源的有效利用,更證明了採用再生聚酯纖維製成的高品質運動服,能夠充分滿足世界頂尖運動員對吸汗速乾、舒適觸感及外觀等各方面的高要求。今年1月份,費德勒便身著該款運動服亮相澳網公開賽。「新款依然維持了DRY-EX一貫的高機能性和舒適性。」費德勒對這件全新戰衣十分滿意,繼續在場上以動感十足的華麗英姿讓全世界熱血沸騰。如他所言,再生聚酯纖維能夠保持原有的高品質。而之所以能有如此傑出的研發成果,得益於2018年5月由東麗和UNIQLO共同提出的符合永續發展理念的商品開發計劃,HEATTECH和AIRism便是之前的研發成果。如果布料品質不佳,會導致服裝滯銷和庫存壓力,反而會加重對環境的負荷。因此,兩家公司耗時兩年反覆討論,最終得出結論:如果不能生產出消費者真正需要的產品, 那麼一切將毫無意義。
如果商品達不到高品質,
就無法實現永續循環。
近幾年,隨著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提出,消費者的環境保護意識也在發生改變,然而對再生產品還是持有較多懷疑態度,原因大多在於,人們無法看到手中這些再生產品背後的製造環節,很難對其抱有足夠信任。為了打消這一顧慮,我們花費1年半的時間構建了一套系統,用於追溯產品製作的完整過程:從塑膠瓶的回收階段到紡織環節,人們能夠清楚地了解,商品原料是真實取材自廢棄塑膠瓶。初始階段我們決定只使用日本的廢棄塑膠瓶,因為日本的塑膠瓶身大多是透明的,加上人們習慣在丟棄前取下標籤和瓶蓋,並對瓶內進行清洗,所以回收到的塑膠瓶所含雜質較少。另外,由於透過地方社區和回收公司得到的塑膠瓶形態各異,於是篩選了幾家回收來源,以確保能得到較高純度的原料。
從塑膠瓶回收到加工成為紡線,這中間還要經過原料配送、篩選、粉碎、清洗、溶化等一系列複雜工序。因此,東麗選擇與協榮產業進行合作,這是一家在塑膠瓶回收領域擁有35年經驗與高度技術的公司。原料回收完畢後,首先要將PVC瓶、金屬物等雜質清除,並粉碎為小碎片。之後透過協榮獨有的鹼性洗淨工序和除去雜質的過濾技術,達到與天然原料相媲美的純凈程度。由於徹底去除了雜質,纖維變得更細,可用於特殊斷面的加工,從而滿足頂尖運動員對於服裝柔軟度的高要求。
如果我們不盡全力的話,那麼這些被製成衣服的塑膠瓶就會永遠拋棄在地球上,沒有解決任何問題。什麼是永續發展的未來呢? 對UNIQLO而言,那便是創造出讓人想長久穿著的服飾價值,將值得消費者信賴的高品質無限循環下去。這才是未來所需的永續發展力量。
廢棄塑膠瓶如何變成一件DRY-EX Polo衫?
From PET Bottle to DRY-EX Polo Shirt
※根據不同的商品和顏色,再生聚酯纖維的使用比例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