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Standard
Illustration by Yoshifumi Takeda
Photography & Text by Amber Dohrenwend
Episode 7

Amber Dohrenwend
“UNIQLO Denim is My Oldest Friend”
UNIQLO牛仔褲就像我的老朋友
紙板藝術家
1978年出於美國密西根州,2008年與丈夫移居東京。2010年在撫養兩個女兒的同時,Amber開始對紙板藝術產生興趣。她的作品充分彰顯了紙板獨有的曲線和柔韌質地,因此廣受關注。她曾為澀谷的Trunk飯店創作了室內裝置作品,還為Hermès銀座店創作了櫥窗展示裝置。如今Amber已回到美國的故鄉,繼續著她的創作。
“UNIQLO Denim is My Oldest Friend”
UNIQLO牛仔褲就像我的老朋友
作為一個用回收的舊盒子和紙板來創作的藝術家,我在日常的穿著打扮上也儘量選擇二手衣物。從12年前我開始藝術創作以來,我買的衣服全是二手的,而且為了能長久穿著,我很愛護它們。這是我對環境的承諾,也是為了讓我自己的生活變得簡單而有意義。
作為一個生活在東京的美國人,我很難找到合身的女裝。後來我常去自己中意的高圓寺和吉祥寺一帶的古著店,在男裝裡尋找適合自己的衣服。這條UNIQLO的男裝牛仔褲(中圖),在我第一次試穿時就感到非常合適自己,可說是一見鍾情。在看了一些YouTube上的教學之後,我把褲腳下襬修改了一下,將腰圍在後方略微收緊,用拼布的方式掩蓋墨蹟斑點,並修復了磨損的膝蓋處。我特別喜歡在榻榻米上工作時穿這條牛仔褲,由於我把它修補得非常合身,穿上它有一種難以言喻、彷彿渾然一體的感覺,好像它就是我的一部分。


基本上我每天在工作室裡都穿著它,還會用它搭配具有設計感的襯衫出去吃飯或參加會議。我13歲的女兒也和我一樣,很喜歡UNIQLO的牛仔襯衫式洋裝,在反覆穿著中形成了她的專屬復古單品(右上圖 1)。
作為一個用回收的舊盒子和紙板來創作的藝術家,我在日常的穿著打扮上也儘量選擇二手衣物。從12年前我開始藝術創作以來,我買的衣服全是二手的,而且為了能長久穿著,我很愛護它們。這是我對環境的承諾,也是為了讓我自己的生活變得簡單而有意義。
作為一個生活在東京的美國人,我很難找到合身的女裝。後來我常去自己中意的高圓寺和吉祥寺一帶的古著店,在男裝裡尋找適合自己的衣服。這條UNIQLO的男裝牛仔褲(中圖),在我第一次試穿時就感到非常合適自己,可說是一見鍾情。在看了一些YouTube上的教學之後,我把褲腳下襬修改了一下,將腰圍在後方略微收緊,用拼布的方式掩蓋墨蹟斑點,並修復了磨損的膝蓋處。我特別喜歡在榻榻米上工作時穿這條牛仔褲,由於我把它修補得非常合身,穿上它有一種難以言喻、彷彿渾然一體的感覺,好像它就是我的一部分。

牛仔布料是一種有機、美麗、且能感受到歲月痕跡的材質,所以我會把全家人不再穿的舊牛仔褲收集起來,製作成靠墊(右上圖 2)。磨損嚴重的布料反而造就了柔軟觸感,同時十分耐用,我們家裡的每個人都能一眼認出哪塊布料是來自他們的舊衣服。作為一種帶有紀念意義的物品,也很有意思。
我用舊紙箱創作,或是一直穿同一件牛仔褲,這不僅僅出自於環保的想法,還因為我在其中總能感受到有趣的變化。我始終在思考,如果持續用心地與它們互動,這些回收材料和牛仔布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它們隨時間產生的變化是我特別好奇的,同時也是我永遠創作的主題。

Amber和孩子們坐在一個大型圓頂裝置中玩耍。她過去曾是一名小學老師。即使是她的大型作品,也常常只用一把剪刀和一個釘書機完成。
My Standard
過往內容
-
Jason Jules的「LifeWear」單品
-
插畫家Willemien Bardawil的「LifeWear」單品
-
插畫家Mr. Slowboy的「LifeWear」單品
-
Caitlin Phillimore的「LifeWear」單品
-
Franck Durand的「LifeWear」單品
-
Yataro Matsuura的「LifeWear」單品
-
Kosuke Kawamura的「LifeWear」單品
-
Nabihah Iqbal的「LifeWear」單品
-
Tyler Mitchell的「LifeWear」單品
-
Banana Yoshimoto的「LifeWear」單品
-
YOON的「LifeWear」單品
-
Kevin Ma的「LifeWear」單品
-
Gert Jonkers的「LifeWear」單品